venezia 77# 这几年前社会主义国家不断产出回看那段历史的佳作。看似不可动摇的信仰如何被褪魅,极度理想的理论如何失效。在不同国家的制度实验为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。在这个过程中被浸没抹除的个体,家庭和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脆弱和摇摆,怎么看都是似曾相识。最后想起罗新说的:为什么它不能成功,因为我们是人,不是数字和机器。
真的觉得这个结尾继承了《雁南飞》对战后那一刻的入微人性刻画,后者没有说出的话在这里被说出了:We shall be better ourselves. We shall be better. 一般开始用shall而不是will了事情就不是很简单了?黑白影像质感迷人,镜头沉稳的纪实感加重了事件本身带来的压抑、迷茫、无望,两场车里对话很绝,Classified摄会主义能走多远,希望后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有答案。
可以对标Peterloo,视角取巧了但是场面上处处见功力。可怕的不是黑白的影像看不见血色,而是痕迹都不再可循,他们都无处凭吊,我们都不再谈起,一切回到歌舞升平,以至需要怀念一个更加专横的过去才能找到些许慰藉。全固定镜头,却硬是依靠镜头剪辑展开了流畅的场面调度甚至镜头之外,令人叹为观止。最后too much drama for me...但是情理之中。